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动态
学术动态
邓初民讲堂|我院特邀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郑建君教授开展线上讲座
发布时间:2022-11-12

11月11日,邓初民讲堂第15讲暨120周年校庆系列讲座“乡村振兴与国家治理”前沿系列讲座第八讲在线上顺利举办。我院特邀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国社会科学院政治学研究所国家治理研究室副主任、副研究员郑建君教授开展题为《济世兴邦:当代中国公民政治价值观结构及特征初探》的专题讲座。本次讲座由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乡村振兴研究院执行院长马华教授主持,院内外200余名师生在线上进行了热烈的交流。

讲座伊始,马华教授对郑建君教授应邀开讲表示感谢,并简要介绍了郑建君教授的学术造诣、研究领域和科研成果等情况。郑建君教授向BET356体育在线育入选“双一流”建设高校和建校120周年表示祝贺,表达了其作为校友的衷心祝愿。

讲座中,郑建君教授以如何看待政治价值观:本位研究取向开篇,结合新时代带给中国政治学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以及要打造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政治学知识体系的背景,从时代发展、学科发展、学术发展三方面,讲授了政治价值观结构、测量方式等相关内容。首先,郑建君教授通过举例,向我们指出中国公民政治价值观的指向对象。其次,结合政治价值观问卷的具体信度系数,从人民导向、爱国主义、崇尚法治、公平正义、和平稳定、国富民强、政府有为七个方面分析了中国公民政治价值观的结构。郑建君教授融合相邻因素配对等社会统计数据,向我们详细介绍了中国公民政治价值观的特征。最后,提出延展性思考与分析。郑建君教授从济世兴邦的主题出发,一方面指出当前我国民众的政治价值观具有将个人政治理想与国家社会发展相融、统一的特征,另一方面向我们展示了政治价值观多维结构的多层次、多内容反映,包括:对国家繁荣发展的憧憬、对政府能力提升的希冀、对社会和谐秩序的期待、对个体权利的日益重视和心系苍生的胸怀、强国富民的志向等内容。随着经济发展、社会变迁,中国公民的政治价值观表现出一定的现代特征,但中国传统政治文化中的某些因素依旧能对中国公民的政治价值观产生深刻影响。郑教授认为,中国公民政治价值观中的传统成分和现代成分不是此消彼长的关系,且当代中国公民的政治价值观与所提倡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较好的内在契合性。民众持有的正向、核心的价值观是维系国家稳定、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基础性价值资源,郑建君教授强调,如何增加、提升这种基础性价值资源存量与实践应用品质,是今后研究中需重点关注的方向。

在线互动环节中,我院师生围绕“我国未来政治价值观转型”、“现有条件下社会统计方式”等问题与郑教授进行了深入交流。讲座最后,马华副院长代表我院对郑建君教授表示感谢,并对讲座内容进行总结,马华教授认为郑建君教授的讲座从中国公民当代价值观入手,通过大量的实证分析,提炼出“济世兴邦”概念用于解释当代中国公民价值观的外显特征具有很强的解释力,中国公民的政治价值观应当植根于中华民族优秀传统和历史基因,希望同学们结合本次讲座特别是消化吸收郑教授研究过程中所采用的量化分析研究方法,该方法对我院师生学习理解专业知识、开展相关研究具有启发意义,为进一步认识当代社会价值结构、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借鉴思考。

Baidu
sogou
Baidu
sogou